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遵循“20-20-20”法则
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远处20秒,缓解眼睛疲劳。保持正确用眼距离
电子屏幕距离眼睛50~70厘米,略低于视线水平(屏幕顶部与眼睛平齐)。
看书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避免趴着或躺着看。
控制用眼时间
连续用眼(如看电脑、手机)不超过1小时,儿童不超过30分钟。
避免长时间刷短视频或玩游戏,设置屏幕使用时间提醒。
二、调整环境与设备
光线适宜
阅读或工作时保持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直射或过暗。
夜间使用台灯时,同时打开背景灯减少明暗对比。
减少屏幕眩光
给电子设备贴防蓝光膜(效果有限),或开启“护眼模式”降低蓝光。
调整屏幕亮度和环境光一致,避免过亮或过暗。
保持空气湿润
空调或暖气房内使用加湿器,防止干眼。
三、饮食与营养
多吃护眼食物
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每周1~2次)。
叶黄素/玉米黄质:蛋黄、玉米、西兰花、羽衣甘蓝。
Omega-3:深海鱼(三文鱼、鲭鱼)、亚麻籽油。
维生素C/E:柑橘类水果、坚果。
少吃高糖食物
过量糖分可能加速眼球壁弹性下降,增加近视风险。
四、日常护眼小技巧
多眨眼
盯屏幕时容易减少眨眼次数,刻意多眨眼保持眼球湿润。热敷缓解疲劳
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5~10分钟(早晚各一次),促进血液循环。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自然光有助于预防近视(尤其儿童青少年)。避免揉眼
手部细菌易引发结膜炎,眼睛痒时可轻按眼周或滴人工泪液。
五、定期检查与预警信号
定期验光
成人每年1次检查视力、眼压、眼底(尤其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
儿童每3~6个月监测近视进展,必要时防控干预(如OK镜、低浓度阿托品)。
警惕异常症状
突然视力模糊、眼前黑影、闪光感、眼痛头痛等,需立即就医。
六、特殊人群注意
隐形眼镜佩戴者:每天佩戴不超过8小时,避免过夜佩戴,注意清洁。
长期化妆者:卸妆彻底,避免眼线液、睫毛膏堵塞睑板腺。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每年查眼底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单总结:合理用眼+适度休息+营养均衡+定期检查。眼睛是“一次性”器官,很多损伤不可逆,早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联系时请说在医药保健网看到的,将会让您获得更多优惠。
2、合作双方请谨慎。本网站为招商平台,不为合作双方承担任何责任及风险合作前请先核实查证对方证件及信息真实性,以确保您的利益不受损失。
3、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个人购买者请到医院或者药店咨询购买。
4、该信息的所有内容由所属企业或个人自行编辑、上传,由于此信息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该企业或个人点行负责。本网站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